活性炭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一、按生产原料分类
煤基活性炭:以褐煤、泥煤、烟煤、无烟煤等为原料制成的,具有机械强度高、易再生等特点,主要用于废气净化、污水处理等领域。
木质活性炭:以木屑、木炭、果壳(如椰子壳、核桃壳、杏核壳等)为原料制成的,孔隙结构发达,吸附性能优良,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、医药、水处理等领域。
果壳活性炭:生产原料与椰壳炭类似但更广泛,价格相对合理,吸附性能良好。
合成活性炭:以合成树脂、塑料、橡胶等有机高分子材料为原料,经过炭化、活化等工艺制成的活性炭,孔隙结构可控,适用于特定的吸附需求。
其他原料活性炭:如以焦油、废橡胶、废塑料等为原材料制造的活性炭,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或特殊用途。
二、按制造方法分类
化学法活性炭:将含碳原料与化学活化剂混合后进行加热炭化和活化制取的,孔隙中次微孔、中孔较发达,主要用于液相吸附精制和溶剂回收的气相吸附场合。
物理法活性炭:以含碳原料,用水蒸气、二氧化碳、空气为活化介质,在高温下进行活化制取的活性炭,微孔发达,主要用于气相吸附场合或小分子液相吸附场合。
三、按外观形状分类
粉状活性炭:粒度小于0.175mm的,吸附速度快,吸附能力使用充分,但需专有的分离方法。
颗粒活性炭:粒度大于0.175mm的,包括不定型颗粒炭、圆柱形炭、球形炭等。
四、按孔径分类
大孔:孔径大于1000A°。
过渡孔:孔径在20~1000A°之间。
微孔:孔径小于20A°,活性炭的表面积主要是由微孔提供的。
综上所述,活性炭的分类方式多样,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活性炭类型。